联系人: | 杨经理 |
电 话: | 0317-7696987 |
传 真: | 杨经理 |
邮 编: | 061600 |
邮 箱: | 1002168888@qq.com |
服务热线: | 0317-7696987 |
中商情报网讯:近期,各大企业加速围绕无人驾驶展开布局。英伟达与丰田等巨头宣布将合作开发“下一代汽车”,将提供安全、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索尼与本田的合资企业索尼·本田移动出行正式对外发布了双方合作开发的首款电动车Afeela,引入AI无人驾驶辅助功能。随着成本下降、技术迭代,智能驾驶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
目前,我国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逐步推动BAT等企业进入市场、加大投入研发技术,无人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全球及中国无人驾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达3301亿元,同比增长14.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将达3993亿元,2025年将逼近4500亿元。
当前,国内量产乘用车的无人驾驶等级正从L2向L3+级别过渡。L1渗透率约为24%。L2在无人驾驶技术中最为成熟,渗透率约为51%。L3和L4渗透率分别为20%和11%。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无人驾驶汽车的渗透率有望继续提高。
政策法规的完善对无人驾驶的落地具备极其重大影响。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动无人驾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无人驾驶技术的测试和商业化应用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明确无人驾驶车辆的道路测试规范、事故责任认定、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可以大大降低无人驾驶技术的法律风险和运营风险,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是中国无人驾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传感器技术和云计算等领域的慢慢的提升,无人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效率将得到非常明显提升。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仅可以帮助自动驾驶车辆更好地应对复杂道路环境和突发情况,还能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
跨行业合作是推动无人驾驶发展的重要途径。汽车制造、互联网科技、通信运营等行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测试和应用。通过共享资源、互通有无,各行业可以共同攻克无人驾驶技术难题,加速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进程。这种跨行业的协同合作,有助于形成无人驾驶技术的生态链和产业链,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应用。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无人驾驶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2024年1-8月中国无人/无人驾驶领域私募股权投资盘点(附投融资事件汇总)
【聚焦风口】无人机操纵员人才缺口达100万 无人机行业前景如何?(图)
2024年1-11月中国胶合板及类似多层板出口数据统计分析:出口量同比增长23.1%
2024年1-11月中国家用或装饰用木制品出口数据统计分析:出口量84万吨